2010年8月8日 星期日

不用三十歲以下的員工

標籤:不用三十歲以下的員工,30以下不用,30以下員工不用
日前新聞媒體報導出蔣友柏先生,因一席「不用三十歲以下的員工」的談話,而引起了喧嘩紛雜,甚至引來政論節目、公部門與社群團體的不同意見。
不用三十歲以下的員工
若單純從新聞來看,可以發現裡頭可能涉及了幾個問題,一者是蔣友柏先生因職場上的現象而有所感;二者是新聞媒體貫用「名人」、「標語」等聯結性的話語,述說社會現象,致使敘事過於簡化的情形下,使得整起事件的「因果」呈現了斷裂性的詮釋。關於前二點,由於涉及新聞當事人及新聞報導的課題,已非筆者所能承載,故暫時略而不談。以下先談第三點,即「三十歲」所代表的意義,以及年輕人們如何看待背後的價值思維。
不用三十歲以下的員工
過去,「三十而立」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思維中,基本上代表了人格、思想與價值觀的初步建構;以現在的眼光來說,即為一個人應為自己的行為、未來做出適時地判斷、實踐的重要階段。但曾幾何時,「三十歲」變成了另一種審視人們行為的標準,彷彿沒有「三十歲」,世界將變得有所不同。對此,筆者認為這或許可從幾個面向來談:一、標準與門檻;二、世代溝通的課題;三、性格決定行為。
不用三十歲以下的員工
首先,在這則新聞裡,讀者看見的是「三十歲」作為一個門檻,以及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不具穩定性、做事較不負責等的評論,甚至成為需「嚴重檢討」的課題。從這裡可以看到職場上,雇主和員工之間如何取得共識、以及如何站在不同的位置上為公司努力的挑戰。對於雇主來說,年輕人應具有高度的雕塑性,也具有創意、活力及熱情,理應為雇主所喜用。但伴隨而來的,反而是年輕人因個人喜好、心情等轉折,導致公司與雇主蒙受損失,使雇主對於年輕人越來越沒有信心,甚至是拒絕的態度。最後的方法,可能是在學經歷、年齡上設下門檻,期望減少類似的情形再發生。但這樣的做法,一方面會被指責成不給年輕人機會、不給年輕人學習的空間;另方面,也會影響年輕人就業與求職的意願。
不用三十歲以下的員工
其次,是關於世代間的溝通與協調。一如過去的評論,雇主以「草莓族」的框架設定了年輕人的行為準則,而年輕人也以「不懂創新、轉彎」、「規矩這麼多」來批評較為年長的雇主(或主事者)。這樣的情形其實屢見不鮮,這也不是首次出現在這個新聞裡頭的要點,但仔細來說,或許可用「其實你不懂我的心」作為彼此溝通的認知才是。若雇主提供年輕參與和發展長才的機會,並適時地和年輕人溝通,理解差距和出發點,或許年輕人會有更多的熱情投入其中;相同地,若年輕人不衝動用事、不以情緒做為唯一的考量,並且以負責的態度審視面臨的情境,那麼必然會有不同的收獲與體會才是。
不用三十歲以下的員工
最末,則是關於年齡和性格的關係。在這則新聞和相關評論裡頭,大部分的焦點都在「三十歲」和「年輕人的待人處事」上。但真正影響的,卻是人格特質(或是個性、性格),而這才是可以脫離「三十歲」作為被檢討、門檻的關鍵。舉例來說,我們常會在不同的場合或工作領域裡頭,看到未滿三十歲的人們不僅勇於表達自己,也勇於實踐自己的夢想外,更重要的是,他們有負責任的態度、勇於承擔風險與挑戰的能力,如此一來,誰還會考慮到年紀呢!相反地,筆者有一位朋友,已邁入三十歲的關卡,然幾次共事的經驗和觀察下來,發現他不僅做事毫無章法,更遑論負責任了!此外,只要一遇挫折,他往往只會退縮、逃避,深怕他人的責難,而不是思考為何會演變成失敗的處境。長期下來,對他不是一個好的發展方向,也容易造成他與別人共事上的困擾。但諷刺的是,他的年紀卻已邁入了「重要的門檻」了。
不用三十歲以下的員工
整體來說,關於三十歲與草莓族的新聞,也許早不是新聞,但卻有助於我們思考,究竟年輕人未來要走向什麼樣的方向去。而「立」與「利」之間,不單指向一個「立足」與「利基」的相互取捨關係,也涉及了人們如何看待年輕人成長所需要的資源、支持與對話的空間。不管如何,藉由這樣的方式令我們停步下來思考,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?社會在發展中,人們在發展中,但偶爾停下來的思考,也許是令社會與人們走得更長遠的重要途徑,不是嗎?

蔣友柏:30歲以下的人,我不用


引用自:三十而「利」?

BloggerAds

BlogAD

熱門文章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

PostRank